close
記得學琴有印象以來,媽媽總是喜歡在我與妹妹們學完一首曲子、正式通過之後,要求錄音。10嵗時我問媽媽這是爲什麽,當時她給我兩個答案。一來是為了做紀念,說什麽十、二十年後,你聼了自己的彈奏,那時候的心情會不一樣。二來是因為想要跟住在臺灣的長輩分享(外公外婆、奶奶)。


從10嵗起,我便在名師屈勇的門下學琴。屈老師給我的影響極其深遠。記得他曾經在上課的時候說,把自己彈的錄起來,給自己聼。聼什麽?聽聽看自己彈得跟自己想象中的,有否相同。因此這幾年下來,我一連串用了幾十個卡帶,就是訓練自己的耳朵去聼、去批判、去進步。


老實說,我很不喜歡聼自己的錄音,因爲100% 的時候,都會跟我自己的想象有出入。例如,彈完一首作品時,我會認爲剛才的速度是如何,剛才大小聲的對比又是如何、音色、力道等等。聽自己的錄音,仿佛照鏡子。


今天整理出好幾片大學時期灌的CD。將近十年沒聼,好奇挖出來探個究竟。其中一首是拉威爾的左手協奏曲,猶記當時這首才彈一個月吧。放進電腦播放,竟勾起了14年前與教授對話的情景。老師向來跟我強調 “綫條”與 “樂句” (綫條是一種 “説話”,樂句是一種意境)。然後說:你把自己錄音起來就 “知道” 了。


18分鐘的協奏曲無法上傳,故只取最後鋼琴華彩的樂段分享給有心的人 (全部由左手彈奏)


拉威爾左手協奏曲18分鐘從頭到尾沒有右手一個音,所以左手的音非常多、非常複雜,但裏頭的綫條(有時候是多層綫條)都很清楚、很漂亮,有時候很雄壯。經過了這麽長一段時間,現在聽了自己20歲的錄音,這個感受就更加深切 --- 自我醒悟的學習太重要了。對照當時老師的建議與評語,整個就一目瞭然,徹底理解。當然,經過這麽多年的人生歷練,我對裏頭音樂的處理方式一定又會很不一樣;技巧上、肌肉的運用,也絕對截然不同。可惜十幾年前就是害怕聼這個錄音,要不然或許,當下可以體悟更多。


說到錄音,我的指導教授同時也很喜歡安排我去上國際演奏名家的大師班 (master class),目的當然是由這些人告訴我自己的缺點。印象裏其中一位大師,就是 鋼琴家Sergei Babaya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ergei_Babayan, 他是現在當紅 Danill Trifanov 的指導老師。我永遠不會忘記,Babayan 説話有多瀟灑、輕鬆、刻薄!


喔,不是,他沒跟我談技巧,也沒跟我談音樂 ,他說不需要。我一彈完 Prokofieve 奏鳴曲,他簡直就像搭訕似的,用很破的英文問我喜歡什麽人事物、看過什麽音樂劇、電影、喜歡吃什麽。嗯,就算我當時不緊張,也答不出什麽讓他滿意的答案來。幾秒鐘後他看著我,對我微笑,說:不要那麽拘謹認真好嗎?放開好嗎?彈奏大膽些!還有:你能看到音樂裏頭的 “幽默” 呢? (我恍然大悟,原來音樂裏頭的這一切,都與生活環環相扣)。


記得我好像回答:不是我沒法彈奏更快速,而是我很容易因爲一快起來,整個就失控掉。 結果他竟然說:你就放膽野吧!速度讓它飛吧!甩開彈吧!我當衆試了一次,當然還是超緊張,結果他輕鬆地說:我要你去看某個電影,還有某個音樂劇。 然後就下課了(記得在場所有音樂系的學生全部目瞪口呆,應該是奇怪上課方式吧)。另一位讓我也是印象深刻的大師班,是英國鋼琴巨星、今年柴可伕斯基國際鋼琴比賽其一評審  Peter Donohoe http://www.peter-donohoe.com/en/home。威嚴的大師説話諷刺帶刻薄,但人很誠懇,深得我的崇敬。記得他把我們當年小有名氣的王牌演奏家  Justin Bird http://justinbirdmusic.com/biography/   也說的一文不值 (他彈《拉威爾》小丑的晨歌),讓 Justin 當場跟他翻臉。大師回:你聼聼自己彈的就知道了,很廉價!! (我心裏 OS:哇塞!! 他已經很棒了)


這個錄音是我上完 master class 不久後現場演奏錄製的,可惜當時不敢聼 (18嵗),放到現在才拿出來啄磨。很可惜,當時如果自己鼓起勇氣可以拿出來聽聽,好好揣摩大師的意思,那種及時的領悟,會是很寶貴的!



總之,這一篇的重點在於,自我醒悟的學習,真的很寶貴。連大師都說要好好聽自己的彈奏了。

現在科技發達,錄音設備人人都有,甚至錄影也很方便。學琴的各位,不要吝嗇給自己錄音,拿出來好好檢視自己的彈奏,這或許需要一些勇氣,但搭配老師平時的指導,學琴絕對事半功倍!

arrow
arrow

    Justineleepia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