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直有很多人認爲,能指導高程度的音樂老師,才是厲害。不錯,能指導高程度學生的老師,説明自己在專業領域已是資深老將。論資歷、學歷、能力,幾乎絕對高人一等。 但,資深老將,就保證有辦法駕馭初學的小小學生?

我認爲教小小孩,以及陪小小孩在音樂裏成長,是另一門學問。甚至可以說,比教高程度的大孩子還更有挑戰、更花腦筋、更花耐心、更花時間。故此,我一直認爲,能陪著孩子長期坐下來用心陪伴他每天練習、成長,從不因爲遇到瓶頸而退縮的家長,才是真有本事。

有不少朋友問道,小孩要幾歲開始學鋼琴?3嵗會不會太早?4嵗呢?5嵗?那麽6嵗學會不會太晚了呢?如果學了幾個禮拜,小孩不喜歡、太難了,放棄可以嗎?

老實說,這些問題並沒有一個絕對的答案。當然,研究顯示,7嵗以前的小孩學樂器,對於腦部發展以及往後的性格發展,有明顯的幫助。因此,我認爲,不管小孩多小,即便新生兒,就可以先讓他無形中接觸音樂。大一點的幼兒,則可以聼兒歌、簡單的古典樂曲。如果吃飯、睡覺、上車、休閒,背景都有音樂陪伴,就會是個很理想的培養環境。再大一點的學齡前兒童,建議可以參加團體班的律動課,跳舞課,甚至是放音樂家演奏的影片觀賞。 做這些的目的,一來是培養音樂細胞,更主要的是,培養孩子對音樂的興趣與喜歡。

最好的學琴時機,是孩子積極表示很喜歡、想學。一旦是這樣,學習就會快很多。要不然,對一個只是4、5嵗又沒有興趣學琴的小孩,家長若也沒耐心,鋼琴課對大家只會是天大的折磨。

在已經建立好孩子喜歡音樂的前提下,以下幾點我認爲身為家長的可以試試,達到陪伴孩子成長的最佳效果:


  • 陪孩子上鋼琴課

一來,這樣對孩子來說是精神支持, 二來,陪孩子上課家長方便做課堂筆記。 也就是說,孩子學什麽,家長也一起學。 把老師每一堂課說的注意事項都記在筆記本上面。當小孩感到媽媽、爸爸認真了,自己才會認真。小時候,我的母親一直是這樣,從來不缺任何一堂課,坐在後面做 筆記,回家的時候陪我練。


  • 回到家,每天陪孩子練琴

既然都知道上課内容以及老師提及的注意事項,家長的陪練,就是扮演 “家中的鋼琴老師” 的身份,務必坐在小孩旁邊。不過這點要很有技巧。永遠都必須要正面鼓勵小小孩。即便練得不好,也要說“有一點點點進步喔,我們再彈個 x 次,這樣就會更進步更厲害了喔!”。還有,可以用遊戲的方式,來鼓勵練琴。 例如,“等一下如果你彈對了這兩個小節,給你選你要媽媽的哪兩根指頭,讓它們作運動喔!”或是,拿孩子喜歡的玩偶,排在鋼琴對面的沙發上,鼓勵小孩說, “你看看,他們都在幫你加油喔,你快要會了!”



  • 每天練琴時間固定


這樣可以培養每天的規律。該做功課的時候做功課、練琴的時候練琴、吃飯的時候吃飯。把它變成一個每天本來就是該去做的一件 routine. 這樣可以避免每次提醒趕快練琴而面紅耳赤。



  • 用 “可愛語言”


即便孩子已經6 嵗,還是可以用他們喜歡的 “可愛語言” 進行提醒。 例如:“你那隻小鳥媽媽的手(右手)好像 lazy 躺下來了喔!”、“ 哇,糟糕,蝸牛爸爸的手(左手)怎麽把它下面的雞蛋壓扁了。”、“喔喔! 手記得要站好喔!” 或者是,“這邊的跳音要跳的好像青蛙一樣喔!你的比較像小胖豬吧?”



  • 讓小孩發揮創意


很多時候,小孩會在一首作業 “發明” 一些奇怪的彈法,例如改變左手伴奏的節奏、右手的和音變成琶音。這種時候,可以鼓勵他,“哇,你好厲害啊,還蠻好聽的,你發明自己的彈法耶!以後長大可以 作曲喔! 好,現在我們來看看樂譜上我們應該彈些什麽喔。下次上課把樂譜上面的彈給老師,也可以把你發明的也彈給老師聽聽喔 !”


還有,有些小孩喜歡在樂譜上面畫畫,增加對音樂的興趣。除非已經劃到五綫譜上面擋住視線,或是家長將來想賣二手樂譜,否則這種行爲不必阻止。 我記得小時候曾經彈過一首作業,但很不喜歡,因爲旁邊的公主插圖實在醜不堪言。 老師知道我在想什麽之後,特許我在旁邊畫一個我心目中漂亮的公主。 結果,看到自己的作品很滿意,之後就很喜歡彈那首作業了。



  • 遇到瓶頸不放棄


學琴遇到瓶頸是正常的。此時家長的態度很重要。如果耐心陪伴孩子一起剋服走過、然後在一起 “慶祝”,這樣孩子往後不僅是在學音樂上,更是在人生裏,也會有 健康、積極的態度面對挑戰。此時可以陪孩子分手練習,把速度放慢, 縮小練習範圍。如果嘗試了這些依然無法突破,把困難的地方用鉛筆圈起來,待下回上課的時候跟老師說。 有些孩子,像柔柔,喜歡用自言自語、數拍子、自我鼓勵等等來幫助自己突破學習新曲子,或是比較複雜的節拍。“Yes, we are nearly there”, “its ok Arielle”, “wow, you did it!”. 對於小孩子來説,這些行爲是自然的,如果刻意阻止,會讓他們感到沒有安全感。等他們學琴久了,自然會把這些自言自的表現 internalize.



  • 獎勵機制 (Reward system)


小小孩如果有獎勵,通常會比沒有獎勵來得更有動力。Star chart 纍計星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待纍計到某個數目,周末就可以去哪裏玩。或是每天有纍計到5顆星星,就可以晚上看喜歡的卡通等等。(我通常比較不鼓勵花大錢去買獎品,一年一次可以,平時 就用小孩喜歡做的 activity 去鼓勵)。


  • 有學習方向


有不少鋼琴老師,會在年中、年底舉辦學生發表會, 我也不例外。 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往這方向努力。平時也可以增加發表的機會,例如,“你如果把這首練起來,媽媽把你彈的錄起來, line 給外公、外婆, 他們會說你好棒喔!” 或是刻意安排祖父祖母哪日來家裏聼現場表演,讓孩子知道日期,給孩子鼓勵鼓勵。

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鼓勵孩子的努力 (hard work), 而減少稱讚孩子的天資、能力。 
從小,孩子如果就一直被灌輸 “我彈得很好是因為我很聰明、很有才華”,到了青少年的時候,很可能就完蛋了。 因此,我提倡鼓勵孩子的付出,“你彈得那麽好那麽棒,因爲你好用功喔!”,讓孩子從小潛意識被灌輸 “要成功,是要付出努力”。



以上是我的一點心得,分享給有興趣培養孩子的家長們。
如果家長們有其他嘗試過,也成功的方法,還請多多指教。


柔柔喜歡用自言自語、數拍子等等的方式幫助自己。連背譜也不例外。
這是她首次嘗試背 “仙女的豎琴”,習琴第八周的作業,準備下周在學校表演。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奧克蘭鋼琴老師 鋼琴教育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ustineleepiano 的頭像
    Justineleepiano

    奧克蘭鋼琴教學、Justine Lee Piano Studio

    Justineleepia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